对注会备考在选择辅导书方面应该提前做好哪些准备?
市面上CPA的辅导书太多了,初学者往往无从分辨。其实辅导书不需要多,用一套优质的第一轮辅导书就足矣。第一轮辅导书的特点是把每一章的重点要点明确列出,主要知识点都条理清楚的列明。每一章之后有和本章知识相应的真题及解析。
第一次报考注会应该怎样合理搭配考试科目?
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回答:
1.根据报考目的
首先应该明确报考注会的目的是什么。在校学生想通过注会考试增加自己找工作的筹码是一种常见的情况。如果将来想进入四大等会计师事务所,审计、会计、税法可能比较重要。如果想从事投资银行工作,会计、经济法、税法会比较重要。如果想进入投资领域,会计、财管、经济法也许比较重要。如果想做咨询顾问,战略、财管就比较重要。还有情况是在职人士想通过考CPA实现职位提升或工作转型,这种情况和在校生找工作差不多,可以参考在校生科目的组合。
2.根据难易程度
注册会计师考试中,专业阶段比较有难度的就是会计、审计和财管三个科目,其中会计和审计以难度著称,财管以计算量著称。财管和审计都需要有会计基础,但是审计和财管也都需要笔记长时间的理解和思考,因此无形中考试周期会增加,所以建议零基础第一次报考注册会计师的学员不要三科全报,会计和财管组合最优,其次是会计和审计。
推荐的报考方案
会计、税法和经济法:主要考虑到难度问题,难度比较偏低,会计和税法联系紧密,经济法难度也不大;优先保证会计和税法通过。
会计、审计和税法:主要考虑到会计和审计的联系以及会计与税法的联系,但是难度较高;建议保证会计和税法通过,审计做好第二年通过的打算。
会计、财管和风险管理:主要考虑到财管和风险管理难度要低,而且联系紧密,且会计能为财管打基础;优先保证会计和财管的通过。
会计、财管和税法:主要考虑到财管能够提前学习,会计和税法联系紧密,且能共同促进财管的学习;优先保证会计和税法通过。
如何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?
很多考生都是在职人员,那么如果下班之后全部时间投入到考试复习必定特别累,也很难坚持。所以个人认为考试不能成为工作之外的其他全部生活内容,那么高效地利用时间就非常重要。其实每天有5—6个小时花费在上班下班的路上、吃饭、刷牙、如厕、散步、排队等等不需要怎么用脑的事情上。充分利用好每一段时间,一边挤地铁,一边听网络课程的录音,把玩手机游戏的时间用来学习,可以节省大量时间。